close
李雪雯  
由於工作的關係,個人常接觸不同行業的人士,也才發覺媒體對一般大眾的影響力,恐怕比老師及課本之於小學生,還來得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後終於發現:社會大眾對媒體所報導的新聞內容,可以說是到了「幾乎百分之百相信」的驚人地步。
但是,身為媒體工作者之一,談到這個話題總不免有點汗顏。因為在熟知目前媒體的生態環境之後,更對一般大眾如此輕易地受媒體所左右及影響的現況,感到憂心忡忡。

 

這幾年的不景氣,讓各行各業都面臨度小月的窘境,而媒體也更不例外。以製作成本相對低廉許多的平面媒體為例,不管是一天三、四十多頁的報紙,或是一份一、兩百頁的雜誌,光靠那少的可憐的零售價,恐怕連付印刷或紙張的錢都還不夠,更不要說是工作人員的薪水了。

 

此時,唯一能夠讓媒體有機會「損益平衡」的收入來源,就只有一般公司行號所刊登的廣告了。只不過,由於景氣低迷,再加上競爭者增加,在「僧多粥少」之下,媒體個個過得是苦哈哈,能少賠點錢就已經算是萬幸的了。

 

偏偏在景氣度小月之下,企業主們也明顯看壞純廣告的前途,反而青睞新聞版面的曝光及宣傳,其原因是:一般大眾都很聰明,只要是以廣告形式出現的內容,都會主動加上過濾與質疑的有色眼光;但是這些精明人士,卻會對新聞內容「不疑有它」。

 

也因為大環境廣告收入難以為繼,所以各媒體不但對企業主的各種游走新聞與廣告兩界的要求儘量配合,甚至還可能為了怕企業主以抽廣告為要脅,主動替企業主們「隱惡揚善」。

 

最近,鴻海申請假扣押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的案子,就只是龐大冰山之上,少數曝光的焦點。因為在先天上處於弱勢的媒體,面對著企業主們以「生存金脈」威逼利誘之下,相關的新聞內容又怎麽可能完全客觀而不受影響?

 

也因為常有這樣利益上糾葛,一直以來,股票投資人也才有「照著報紙看多而應該反向作空」的警語出現。各種看起來掺雜廣告與經過刻意包裝,但以新聞報導之姿出現的內容,也逐漸攻陷了各種媒體版面與時段。

 

當然,企業與媒體互相掛勾的現象由來已久,許多流行日常消費,舉凡與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行業及領域相關的商品,都缺少不了利用新聞包裝手法,透過在媒體上的曝光效果,進而讓民眾認識,並進而產生消費行為。

 

國外最有名的就是好萊塢式電影的整合行銷,一般大眾對此似乎也已經見怪不怪,視做日常生活獲取消費資訊的一部分。但筆者過去曾再三強調,金融投資商品不比一般消費品,因為民眾購買這種價格不高的消費品,頂多是產生不合用的「浪費錢」情況,並不會因為虧損嚴重,而使得自己的資產大幅縮水,或是影想自身的權益。

 

反觀選錯金融投資商品的後遺症,卻是長久而深遠的。而這些會影響投資理財大眾判斷失去準頭的訊息,從「真廣告、假新聞」(廣告新聞化)到完全照登廣告主所提供的各項看似客觀公正的圖表統計及數據,甚至是將商品直接在新聞或節目中頻繁出現的「置入性行銷」,由所謂的專家進行「背書」…,在在都是挑戰廣大閱聽眾的平衡神經與正確判斷意識,稍一不察,就有可能讓民眾形成誤判,使自己辛苦累積的財富遭受威脅。

 

關於這部分訊息的解讀,是一門滿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日後,希望能有機會與各位讀者逐案分析與討論。但是在此,筆者只想再三提醒一般大眾:不是出現在媒體上的隻字片語就是聖旨,特別在這種「廣告新聞化」,或甚至是「置入性行銷」的強大行銷攻勢與包裝手法之下,一般大眾應該小心謹慎地看待每一則新聞訊息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sechamberlain 的頭像
    housechamberlain

    光臨工程。房管家。專改包租公套房。裝修租管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