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01/26
【經濟日報╱楊明俊/撰稿】

 

綠建築帶動建築物附加價值。 圖/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羅馬崗石集團提供

 

綠建築是落實省電、節水、減廢,以創造健康安全的居住環境,並帶領營建產業轉型的綠色產業,以羅馬崗石集團為例,已開發出水再生、氣再生、地再生、牆再生、能源再生等五大系統,以提供全面性綠建築的設計,為結合環境與建築最佳的構成系統。

 

水再生系統收集來自建物屋頂、陽台等排水管及由空地、園圃、林徑的透水磚收集匯總進入水池或水槽,經由定時和多段沉澱而生產成為工作用水,達到可澆花,洗滌之標準,稱為一級水再生處理,又再經由薄膜等等物理式過濾,將有害物菌如大腸菌等異物排除,達到可供洗衣、洗浴用水標準,稱為二級水再生處理,若再經逆滲透等之高壓或蒸餾處理,達到可飲用標準之廚房用水、飲食用水,則稱為三級水再生處理。

 

地再生系統主要是以建築物永續存概念出發,導入地板高架化及牆面夾層化,主要功能是透過水平及垂直管道間相互結合;不論水管、電線、空調等管線,皆可透過此設計,變得更容易移動、維護、增設,使得室內隔間改裝工程更為簡易快速,導入模組化的設計,更能有效率的減少建築廢棄物產出。

 

氣再生系統是由三個主要設計構件所組成,首先是引進自然空氣,經由過濾及水冷卻及除菌,使空氣溫度降低來取代冷氣機部份功能;其次是引進經由植物板所產生富氧空氣,經由過濾後,再經水冷卻,產生較濕較低溫自然空氣;最後利用空氣對流所產生覆罩網,使用者在專屬覆罩網內充份使用己過濾加氧除菌之自然空氣。

 

由於考量台灣本土氣候為多雨潮濕,且多陽光多輻射地理特性,結合Double skin工程方法概念的牆再生系統,是一種最佳的外牆設計系統,此種二層間隔牆的牆系統是利用外牆建材功能來抵擋輻射熱及颱風驟雨,同時讓另一牆的內部有更多自由空間來規劃生活所必需機能,同時利用雙層間的空隙通風使建築物不需完全封閉,從而擁有更多空間和充分流通空氣。

 

結合太陽能光板光電技術,導入BIPV的概念,發展而成為建材一體成型的太陽光電系統-能源再生系統,具有發電功能外,且更直接將太陽能光板置入建築設計中,降低整體建築成本,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同時提供建築設計師更多元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