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

 

曾經在台北市及新北市都會區如火如荼推動的都更,在文林怨事件的一盆水潑澆之後,幾乎完全沒有市場音量,建商及住戶都不願再提起都更,都更似乎在一夕之間,從金童玉女變成過街老鼠,如果近日不是一位同意戶過世,恐怕媒體也不大關注這起事件了。
這個效應波及之下,近期台北市的公寓已經出現價量萎縮現象。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資料顯示,台北市近三個月公寓交易量能不僅驟減76.67%,平均房價也下修6.98%,其中文山、大安、中正價格跌幅超過一成,大安、中正兩區重跌,令市場大感意外。
文林苑事件後,公寓產品逐漸退燒,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資料顯示,8月公寓產品登錄物件尚有30件、9月仍有25筆,但至10月驟降至7筆,衰退幅度達76.67%。不僅交易量大減,平均每坪房價也開始鬆動,平均跌幅達6.98%
面對台北市有七成住宅屬於老舊公寓,現在不去正視這個問題,指部過是將問題留待以後解決,而且時間拖愈久,就會愈難解決。文林苑整起事件,現在看來,沒有一個是贏家,市政府強拆灰頭土臉民意撻伐,建商更成為十指所指,無法動工,原同意戶只能枯等,不知何時才能搬進新家,王家也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一場下來,停頓了雙北市都會區的都更,這麼大的代價,該由誰來承擔?
文林苑事件的產物,就是都更修法,但是都更修法之後,似乎沒有人表示認同,建商自行了斷都更生路,因為無法接受地上物沒有拆除之前不能預售,以及不能強拆釘子戶,各階段皆有退出機制等項條文。
某些面向上,台灣社會很極端,當出現表象的相對弱者時,媒體及民意就會呈現一面倒,不支持弱者的一方就會被妖魔化,在輿論強大壓力下,改革及變革就會順著民意聲浪走,等過一陣子民意的力量減退消失了,民意之意失去群眾關注,改革也未客觀顧及雙方權益,結果就很尷尬地處在進退兩難的獨木橋上了,都更就是如此。
台北市公寓出現量縮價跌並不意外,回歸到市場機制未嘗不是件好事,但是更該關心的是,我們的都更要如何走下去?再過10年,這些老公寓屋齡可能就攀上40年了,到時候,銀行會貸款給下一個買方嗎?40年的老公寓,管線的問題難處理,漏水問題造成鄰居糾紛不斷,居住品質低落,找誰要這筆帳去?
在這個態勢之下,當初被拿來當作是投資金雞母的台北市公寓,極有可能在明年三月奢侈稅到期之後釋出,預期供給量將會大增,價格勢必再往下修。價量變動都是一時的,令人憂心的是,老舊公寓改建的長遠問題,誰來關心?當都更不再登上媒體版面時,還有有哪個民意代表會持續關注這件影響深遠的事?如果真有這種民代,下回他要競選,這個議題就可以打敗其他競爭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sechamberlain 的頭像
    housechamberlain

    光臨工程。房管家。專改包租公套房。裝修租管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