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雪雯  
許多人在投資理財上失誤的原因,不是沒有正確的投資理財概念,而是沒有真正了解自己。與其汲汲營營於各種金融商品的認知及操作上,還不如回歸自己內心,誠實面對自己,才能產生良好的作為。
三月十六日保發中心發怖了一項委託世新大學所做的「台灣民眾保險觀念與行為」問卷調查,內容涵蓋了「民眾對保險觀念、購買行為、對保險公司的策略意涵」的調查。

 

但是,其所顯示出的一些有趣事實,不但反映出國人在投保行為上的矛盾現象,更足以代表全體台灣民眾,在保險以外的一般投資理財上,有嚴重的認知與行為落差。

 

從「保險觀念」的角度出發,多數受訪者(至少六成到七成五)對保險的看法(對保險功能的認知),都有「因應意外事故的發生,為家人保障」的正確想法。

 

除此之外,受訪民眾的投保比率已經高達八成六以上,而未投保的人口主要是男性、29歲以下與60歲以上、低學歷、低收入、未婚及子女多的民眾。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能力不足(36.4%)」及「保費太貴(27.3%)」。

 

再對照目前國內壽險投保率高達158.9%來看,等於每個人都至少有1.5張的保單。但是,實地了解這些民眾的投保行為,馬上就可以看出民眾「知行不合一」的矛盾情結。

 

首先,當受訪者被問到「購買保險之首要考慮因素」時,回答「保障」者佔41.1%;「售後服務(理賠、保全)」佔21.7%;保費及經濟能力」佔10.7%;而「儲蓄」及「報酬率」相加也有12.1%的比重。

 

其次在被問到「增加購買意願之主要誘因」時,前三名的理由卻是「終身醫療險停售(51.9%)」、「明年保單漲價(13%)」與「折扣(12.3%)」。而在整體消費者保險種類購買的比重依序是:意外險(25%)、健康險(22.7%)、儲蓄險(19.7%)及壽險(15.2%)。

以上的數字顯示出:在觀念上,一般大眾都有「保險是為了保障」的正確想法;但實際落實到購買行為上,卻仍舊出現「買保險是為了儲蓄」(因為購買純保障壽險的比例,還不如加上了儲蓄功能的儲蓄險),或是「貪小便宜的心態」(因為前三大購買主要誘因不是因為自己真正需要,而是因為「買了就賺到了」)。

 

講白了就是:民眾心理想求取最大保障,臨到業務員的推銷之際,腦子卻老想著「儲蓄兼投資」。而由於這些儲蓄型商品保費又貴得很,因此也難怪會產生壽險公會調查「國人平均保額不足80萬元」的惡性循環結果。

筆者過去也接觸過一些民眾,為了提高自己的保障金額,於是頻頻購買保費較為便宜,但卻保障性不高的意外險(因為意外險只有在「意外身故或殘廢」時才有理賠,一般來說理賠的機率本就不高)。最後當身故或全殘的原因認定,卻都不符合意外險的理賠範圍時,才又開始數落保險的無能與保險公司的無情!

 

這種認知不協調的現象,其實普遍也存在於其他投資理財的行為上。舉例來說,前一陣子廣受定存族歡迎的連動債,就是非常好的明證。定存族自認是風險規避者,卻仍甘冒風險,去投資他所不了解的新種金融商品。

 

所以,根據筆者個人的經驗,許多人在投資理財上失誤的原因,不是沒有正確的投資理財概念,而是沒有真正了解自己,並衍生出相對應且正確的作法。因此,與其汲汲營營於各種金融商品的認知及操作上,還不如回歸自己內心,誠實面對自己,才能產生良好的作為及結果。僅以此經驗,與廣大有心投資理財成功的讀者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