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為維護土地被徵收者的權益,政府於本 (9)月1日起,正式實施土地徵收市價補償新制。房仲業發現,這項新制上路後,各地預定徵收土地有的因此上漲,有的反而下跌;有些爭議土地10年搞不定,現在地主忙著簽名同意;有些地方,地主出人意料的反而希望政府用公告現值而非市價補償。

政府徵收土地興建公共建設,原本都採公告現值作為補償,但因多數地區公告現值遠低於市價,民眾抗爭不斷,因此去年底通過修法,改採市價補償,並於本月1日起開始實施。

新制上路後,效應快速浮現。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說,新竹縣政府為興建「竹54-2」40米縣道,10多年前就向沿線地主展開徵收,但因公告現值一坪只有1、2千元,不少區段地主在公聽會上強力反對,一直無法順利完成。

然而在徵收改採市價補償後,情況瞬變,由於按照市價,一坪可拿回2萬多元,而道路興建後,還可帶動周邊土地上漲,就他了解,包括他在內,100多位地主已全部簽名同意。

桃園地區效應也很明顯,台灣屋房觀音直營店長廖國棟說,屬於桃園航空城「蛋黃區」、預定徵收的農地,早先由於投資客大舉進場,一度從一坪2萬多飆漲到近4萬元,後因房市不景氣,今年初回跌到3萬元出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