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 (2011-01-12)

住展房屋網提供 

財政部昨天公佈99年全年稅收,雖然帳面數字還算不錯,為1,613億,比98年增加830億,年增率逾5%,但卻仍短徵44億(與預算數相比)。無怪乎對於稍早政院宣示今年希望替軍公教加薪,外界開始有質疑雜音出現。而從各稅目消長明顯的情況來看,不但符合稍早坊間對景氣『無感復甦』的說法,背後突顯的結構問題,更值得深究與警惕。

先看增加的稅目。營業、貨物稅及關稅都明顯增加,代表房市交易熱度的土增稅更大增200億,且比預算數超徵124億。營業稅是靠民間消費及進口(增加),不過98年有金融海嘯因素,基期偏低;對照經常性薪資成長停滯,此數稅收提升的內情絕不單純。貨物稅收增加,則是靠去年下半年車市大幅好轉,然購車消費也非一般庶民行為,也不能推斷是整體國民經濟實力提升。

土增稅之變化就更明顯了。撇開同樣的基期偏低因素,土增稅『照樣』超徵,達預算數之120%,交易件數更創下96年統計以來最高記錄,從帳面上看,確實交易熱絡。但說實話,房市交易熱絡的成因並不單一。

配合去年短徵最嚴重的所得稅,更可看出內情。儘管主計處解讀,營所及綜所稅實收僅達預算數的87%與83%,主要是受金融海嘯影響,去年結算申報自繳稅款減少及調高免稅額、扣除額等因素影響,但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短徵其實在於多數一般民眾收入(以薪資為主),根本沒有跟著經濟成長數字提升上來。

既然一般民眾經濟力是原地踏步,為何代表民間消費的營業稅提升,房市交易持續加溫,造成土增稅大增?或許真正原因在於,所謂景氣復甦的說法,是片面、不平衡,甚至是假象。

因為,台灣近年靠三角貿易撐起GDP數字,成果難全民共享;再者,稅制稅基為主的制度不公,則造成貧富差距難拉近,富人揮金如土、貧者三餐難繼;政府98年又調降遺贈稅率,大量資金回流,沒有真正從事投資,反而流向房市行套利炒作或資產配置,導致房價快速飆漲,再進一步拉大貧富落差。種種因素,讓房市交易熱絡(時為交投),但本質則和本地民生需求更為脫節(此情況在有題材炒作者,主要是大台北地區最明顯)。

無怪乎明明帳面數字看,台灣景氣確有復甦,但多數民眾卻毫無同感(是謂『無感復甦』)。從這個角度出發,實在很難不說,台灣(應是大台北都會區)房價沒有泡沫化問題!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