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2010-07-09)

黃琮淵新聞分析

 

中國時報【黃琮淵新聞分析】

不知道該說銀行太聰明,還是央行太笨?如果,氣勢磅礡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祭出後,回敬央行的卻是超大漏洞,不是央行在作秀,打房政策只做半套,玩假的話;那就是央行官員太笨,根本就管不住銀行,才讓銀行找到漏洞。

房價高成民怨之首,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低利環境造就炒作良機,央行絕對功不可沒。只不過,看看央行過去一年來,僅口頭勸告銀行注意風險,喊半年後,發現沒人理,民營銀行更帶頭造反,逼得六月底在理監事會「說清楚講明白」,以求長治久安。

只不過,民營銀行早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企業主房貸劃入企金放款,恐怕只是冰山一角;銀行還有沒有更多壓箱的取巧作法,這恐怕就跟桃園機場連續出包一樣,一次會比一次更難堪。

問題在於,如果央行只知道在辦公室裡,吹著冷氣、看著報表,就以為能訂出天衣無縫的政策,未免一廂情願。不可否認,如果投資客跟銀行,都知道以此作法規避查察,央行卻得要媒體「提點」才知道,不免讓人對央行專業,打個大問號,對其所擬政策,又怎能信服。

當然,政策不可能一蹴可幾,只不過,這也暴露央行「脫節」的盲點,以及自以為是、認為銀行都該乖乖聽話的「好傻好天真」。講更直接些,銀行是營利機關,任何只要能賺錢的生意,殺頭的生意都要做,央行若要銀行遵循,要嘛就是比銀行更精明、不然就是金檢得更仔細,把不法揪出來。

對央行而言,民營銀行老扯後腿,絕對是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但不可否認,若央行只自持著公股行庫聽話,一切政策都能風行草偃,這種老大心態也得調整。如何從民營銀行的取巧作法中,精進其監理及政策制訂能力,恐是最大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