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王淑以】

雖說聶雲保守看待台灣房地產,暫時退出。不過這過去累積幾十年的投資房地產成功經驗,是值得分享給投資者參考。

聶雲說,買屋需遵守幾項原則,大環境部分看生活機能、交通、學區;小環境看格局、建材、公共設施,所有的條件都到位,房子不漲也難。儘管聶雲是演藝人員是民眾熟知的面孔,每一件不動產投資都會親自到場看屋。區域房價行情比價則會詢問銀行,不會透過房仲業者,如此一來被房仲業者當成肥羊任人宰割機率降低許多。

至於物件產品,聶雲說絕對不買預售屋和新成屋,只買中古屋,理由是有人住過的才可以避免房子出現漏水等問題發生。買房子是人生大事,一間房子動輒上千萬,切記小心謹慎,一定要做足功課。

聶雲投資房地產的過程中,也發生一些小插曲。聶雲說「我曾經看了一間房子,覺得居家環境、房屋採光、空間設計等都很不錯,但後來風水老師告訴我說房子風水不是很好,不建議我出手,我考慮了幾天決定採納他的意見,後來超後悔,因為少賺1,000萬元以上。」風水老師的一句話,聶雲錯失了投資機會,這一堂1,000萬元的課,讓聶雲投資更加謹慎,判斷買房與否靠自己,不靠風水老師。



用經濟成長率當指標,房價超漲就不買…

【經濟日報/文/王淑以】

傳播界名人聶雲畢業於美國蒙市大學商學系,靠著學校習得對經濟景氣循環的敏銳判斷,在過去十幾年時間從投資房地產市場獲利頗豐。圖/經濟日報提供

傳播界名人聶雲畢業於美國蒙市大學商學系,靠著學校習得對經濟景氣循環的敏銳判斷,在過去十幾年時間從投資房地產市場獲利頗豐。

但依循自創的「白痴投資法」,他認為近二年房價漲幅過快,連不該買房子的人都在買,這就是警訊。

聶雲25歲在美國以槓桿原理操作,買下總價約新台幣2,200萬元的人生第一間房,持有期間長達10年,最後以新台幣3,000萬元售出,成功賺進房地產第一桶金。

2001年左右,聶雲回台定居,當年夏天台北市遭到納莉颱風重創,水淹台北市,之後遇到SARS,聶雲決定危機入市,以每坪低於30萬元價格,買下大直一間60坪的中古屋。

 

長期持有 至少要三年

聶雲說,選擇在大直是基於政府全力扶植的重劃區,除了鄰近中山高、北二高、環東快速道路等交通便捷優點外,生活機能也相當方便,因此挑重大直成為回台灣的第一個家。

2004年有了換屋需求,將在台灣第一間房子出手賣掉,賺超過500萬,證明當年的投資房地產的眼光及哲理是對的。

前前後後經過多次換屋及投資房地產,讓聶雲荷包滿滿,遂將部分資金轉移至大陸,2010年以每平方公尺7,000元人民幣在重慶買下133平方公尺的成屋,報酬率頗佳。

談到投資哲理,聶雲說投資房地產一定是長期持有,至少三到五年,而且投資報酬率三成起跳,到目前為止還沒賠過。

 

房市過熱 暫時不出手

圖/經濟日報提供

聶雲認為投資房地產,要看總體經濟發展,這兩項相互呼應依存度高,房市必須與經濟同步成長,對房地產才是健康且正面;台灣房地產近幾年漲幅過快超過國家經濟成長率和人均所得成長幅度,這就是過熱的警訊,同時目前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中連不買房子的都在投資房子,顯示房市過熱。

依據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率等指標來看,台灣房市確實過熱。

聶雲表示,下一次要出手要等待台灣經濟景氣步入軌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