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11-01-10) 

企業專訪系列─ 遠雄集團之一(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 8日電)電視和廣告上常看到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的身影,讓人覺得建商大老闆很風光;其實他是從日薪15元的學徒做起,如今4000億元的資產是從種稻、打魚、賣菜、挑磚塊當中磨出來的。

大老闆出門有轎車接送,氣派的大辦公室,開會時指揮部屬等等,不過,這些都是表面,裡子講求的是耐力、毅力、智慧、眼光、資訊與決策;但這些特質與能耐,豈是天生就有的?

趙藤雄出生在苗栗縣後龍鎮秀水里,從小生長在海邊窮鄉僻壤,家徒四壁,只有祖傳1甲多的貧瘠沙地,別人家的田地一次收一萬多斤稻穀,他們家只能收3、4千斤,先天差別人一大截,只好靠種植蕃薯、西瓜東拼西湊過日子。

趙藤雄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回憶半世紀前那段日子。趙藤雄的爸爸生病了,不得已賣地從苗栗北上求醫,醫了4、5年雖然病好了,但地也沒了,趙藤雄只好去撿人家不要的稻穗和花生,再不然就是去割草藤回家養豬、雞、鴨,養大了再拿去賣,總之,把人類所能謀生的本能全都發揮了。

趙藤雄說,到了中學,所有的農事更粗重,不論犛田、駛鐵耙、插秧、耕作、除草、施肥、收割、種蕃薯、種菜、種花生樣樣都得做;另外還得找時間去海邊捕魚,捕到高級魚類送去賣,改買普通魚回家加鹽炒扮,就成了魚鬆。

初中畢業後原本該進省立苗栗中學,後來因故不能再唸,趙藤雄只好去找老師傅學手藝蓋房子,平均3、4個學徒經過3年半的磨練後,只能有1個出師;當時做粗工、挑磚、挑砂樣樣都做。

沒想到建築小工居然也學會一些技術,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整修家裡附近、鄰里參拜的一座土地公廟;趙藤雄撿人家不要的木材和磚塊,一點一滴的仔細翻新;他說,前陣子後龍老家翻新,這座土地公廟也墊高一些,如今這座廟還安穩的在當地庇佑鄰里,堅守崗位。

趙藤雄回憶,入伍後在關渡當通訊兵,經過台北車站回家,看到台北人穿得花花綠綠很羨慕,很想在台北工作;回家後徵詢父親的意見,未料被一口否絕,同時還決定了他終身大事。父親已經幫他找了一門親事,兩人認識不到5分鐘就說要結婚,比現代閃電式婚姻更霹靂。

聰明的他利用春節圍爐時再提北上工作的事,父親礙於春節不能罵人,只好勉予同意,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給他300元北上工作。趙藤雄剛到台北,全憑一雙腳走路去找工作,後來在一個工地找到做小工的工作,而他當時也只會做小工。

趙藤雄記得,做小工日薪25元,但他的功夫底子打得好,試用一個月立刻升上日薪50元的師傅,再加上他製做清水磚很在行,他改去替人做清水磚,一天收入多達1、200元,並且培養徒弟,最多時有 1、20位徒弟跟著做。

民國57年,他獲得一個承包南港中央公教住宅的機會,結果被倒帳390萬元,當時松山區的房子一戶才18萬元,他的生活突然陷入困境,每餐僅靠一個饅頭充飢,人也瘦到49公斤。他記得,當時他挨家挨戶去說明,取得債主諒解,幸好並無債主上門討債。

趙藤雄承認,要解決這麼大的債務,他想通一個道理,不走開發商的路子根本無法還債;當時住在景美的他說服附近的鄰居揚棄舊矮房,改建三層樓磚房,可以自住與出租,於是與設計師日夜不分的畫圖,朝著耐久不用維修的方向設計,一磚一瓦親手蓋,於是從1年1、2棟房子增加到 3、4棟,債務也逐一還清。

當時政府決定掃蕩2.8萬家違章工廠的政策,是他翻身的一大契機。趙藤雄說,他靈機一動,買地蓋了四層的廠辦大樓,拆鷹架時,他跑遍附近工廠,請老闆們來看看最新的雙併、三併還有停車位的廠辦大樓,大家都很滿意,當然也順利出售獲利。

他雖然未受過建築的正規教育,但對建築美學卻十分有興趣,總是將藝術氣息融入建築作品中;他的理念是堅持「讓每個人對生活都滿意」,打造更好居住環境;他在1980年代跨出台灣,去美國、歐洲、日本學習蓋房子的規劃、設計、機能、造型,進步的速度愈來愈快。

1995年台灣還在對大陸採取「戒急用忍」政策時,趙藤雄的腳步已經跨到中國大陸去,近年已在上海、天津等地推出不少建案,最近更延伸到中東市場。他孩提時代的種種磨練,經營事業所經歷的各種考驗,以及從逆境失敗中所獲得的教訓,更讓他深刻體會「智慧愈苦愈明、力量愈用愈大」的哲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usechamberl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